峽谷柔情,深得姐心
聞名中外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許多條的步道及古道
從景觀型、健行型、登山型、探險型,分散在太魯閣境內
這幾年也曾用雙腳走讀過好幾條步道,真心大推
為了能讓大家更方便點閱,做一篇攻略,希望對線上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原則上會從景觀型的步道一直到登山型步道做一攻略
往後若又多走了幾條步道,也會適時做一更新
新冠疫情讓大家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增加風險
往戶外健行在適當的做好防疫工作,相信也能提高自我免疫力
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列表如下
景觀型目前有10條:匯德步道、崇德步道、太魯閣台地步道
砂卡礑步道、布洛灣景觀步道、燕子口步道、九曲洞步道、綠水步道
白楊步道、小錐麓步道
標上紅星是大女孩曾走讀過的標示(完成8條)
景觀型為開放性步道,步道路面較平整、坡度平緩
安全設施良好且資源解說設施都完整,適合一般大眾、老少、親子咸宜
也不同於健行、登山型,輕裝半日即可完成
2023年10月上到太管處官網發現將步道分為0-5級
第0級:太魯閣臺地步道
第1級:匯德步道、崇德步道、砂卡礑步道、布洛灣景觀步道
燕子口步道、九曲洞步道、綠水步道、白楊步道
第2級:得卡倫步道、豁然亭步道、長春祠步道、小錐麓步道
第3級:大禮大同步道、錐麓古道、小奇萊步道、合觀主峰步道
合歡東峰步道、合歡山北峰步道、石門山步道、羊頭山步道
閂山單攻線、綠水文山步道
第4級:合觀山西峰步道、畢祿山步道、屏風山步道、清水山步道
閂山鈴鳴山、南湖大山
第5級:奇萊連峰、奇萊東稜、北二段全段
##標上紅星代表走過的步道##
景觀型步道,第一處:匯德步道
懸崖峭壁、蜿蜒曲折、驚險壯麗、海天一色
還有台灣十大景之一:清水斷崖
東海岸最著名的景點更是蘇花公路最美的路段,來到花蓮必停!
太平洋的海色會隨著天氣變化
因到訪時天候不佳,海色陰暗,但夏日天晴,那蔚藍是無敵至美
匯德步道海拔80公尺,長度750公尺,步行時間約半小時
崇德休憩處、匯德觀景步道:位於蘇花公路上
行經蘇花公路請多加留意車況及注意安全
延伸:清水斷崖、匯德步道! 蘇花公路最美的路段,懸崖峭壁、山海對峙、驚險壯麗、藍色驚艷
景觀型步道第二處:太魯閣臺(台)地步道
太魯閣臺地步道有南北二段,南北二段1007公尺
基本上環境太魯閣台地約270度
2021年10月曾至遊客中心上過課,在課間時就走了一回
先從太魯閣台地北段關始,北段步道入口處在大型停車場旁的公廁旁
南北二段大約都只有500公尺(全段皆為無障礙步道)
從入口處往上約200公尺有一叉路,往碎石路方向就是得卡倫步道、大禮步道入口
因不是走得卡倫就沿著木棧道到終點:行政中心旁
從入口處順著木棧道至行政中心旁,因緊靠山林,穿梭在密林中
除了可享受清涼的森林浴外,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台灣獼猴
只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遇上猴群不要靠的太近,更不許餵食唷~
運氣不太好,沒見著真猴子,但見一隻這樣可愛的小石猴(哈哈哈)
看見小石猴在往前走幾公尺就是終點,然後再返回,步道真的不長,短短的~
北段可以看向對面的遊客中心
在中段有一台階也可登上接北段步道
見這棵奇高無比,喜歡它的樹型,請人幫忙拍幾張照還順勢打卡(笑)
上頭是北段的部份,接下來就分享台地步道南段
台地步道南段從峽谷原音石雕一直到保七總隊第九大隊後方
特別注意的是:從入口處一直到遊客中心後方是無障礙步道
但遊客中心後方到終點就有階梯高低落差唷
南段步道旁還有二棵大榕樹,也非常醒目
一棵原生長於台地上,另一棵枝條如長龍般的造型特殊是民國91年移植至此
順著木棧道走會經過遊客中心後方
在往前就有高低落差的就不適合推車或輪椅,較適合步行者
遊客中心後方有一觀景平台,要走下去
原是軍方的碉堡改建而成
現在是遠眺立霧溪出海口、太魯閣大橋及富士村的最佳位置
過了遊客中心後就是上上下下的木棧道
雖有高低的落差但也沒想像中的難走,二側還植有七里香
若是花季來想必花香四溢的
沿著起伏的木棧道上到最後一個平台就是終點
看地圖所示,往上也能抵達大禮、大同部落
走到平台的終點後就返回,這樣南北段大致就走完囉~
景觀型步道第三處: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早年就走過二回,但因早期記錄較不完整
若有機會也有計畫會重新走一次,屆期在做一更新
目前仍以幾年前的畫面做一分享
後記:2024年4月3日,0403花蓮大地震
砂卡礑步道嚴重大蹦落,造成數名遊客失蹤、死亡
山林需要時間休養,砂卡礑步道能不能再次重新開放
恐已是未知數,只能等待!
砂卡礑步道海拔60公尺,步道長度4,100公尺
抵達三間屋後在沿線返回,步行時間約4-6小時
位置:步道入口在砂卡礑橋橋頭
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岩石褶皺及蓊鬱森林
另過去在這條步道內也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故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延伸:砂卡礑步道
景觀型步道第四處:小錐麓步道
比起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其它步道來說,它的路程真不遠
雖說沿路也有木棧道上上下下,但走起來也沒想像中的的費力
個人是覺得滿適合國小中高年級以上的學生戶外踏青
行動不便長者,還有嬰幼兒就不建議
小錐麓步道印象中是106年重新開放
海拔60公尺,步道長度650公尺,來回約45分鐘
位置:小錐麓步道入口在砂卡礑隧道內
它的出口就能接上砂卡噹步道入口
補充:之後在111年11月東段入口這端也正式開放
之字型陡降木棧道可近觀立霧溪之美,走起來更加有挑戰性!
但建議是平時都有在運動的朋友來走,行動不便者就不適合!
2022年小錐麓步道!挑戰東段入口的之字型陡降木棧道,沿著山壁邊坡的步道欣賞立霧溪絕美景觀!
車可停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停車場在依指示牌進入步道口
景觀型步道第五處:燕子口步道
燕子口是欣賞太魯閣峽谷絕佳的景點,它的步道入口下切也是錐麓古道入口
站在這裡還能遠眺上方的山月吊橋
大理岩峽石、壺穴地形、絕壁岩生植物、穿梭的燕子、靳珩公園
酋長岩等等,都需透過雙腳步讀才能看見坐在車裡看不到的景色~
燕子口步道
海拔274公尺,步道長度1,372公尺,走到靳珩公園約45分鐘
燕子口步道跟九曲洞步道較沒有地方停車,建議最好是坐公車最方便
花一天或半天的時間來個峽谷散步,很棒唷~
位置:燕子口步道約在台8線(中橫公路)179K
延伸:2020年燕子口步道!峭壁、壺穴、印地安酋長岩、靳珩公園,用雙腳走讀重新認識峽谷之美
景觀型步道第六處:九曲洞步道
若沒有實際用雙腳走過峽谷最精華路段,您確定真的到過太魯閣了嗎?
封閉6年後的九曲洞步道,在2019年重新開放
此處跟燕子口步道一樣停車不便,故建議搭公車最為方便
九曲洞步道
海拔300公尺,步道長度700公尺,需原路折還,步行時間約40分鐘
從燕子口到九曲洞是峽谷最精華的路段
一定要用雙腳實際走過,若不是你根本很難看見這樣壯麗的峽谷
位置在中橫公路173.7K
延伸:2020年九曲洞步道!如腸之迴,如河之曲,峽谷最精華路段,鬼斧神工、險峻地勢,迎著峽谷風,感受風速的力量
景觀型步道第七處:綠水步道
這是一條兼具自然與人文之美的步道
2020年10月走這條步道時,因步道中段大斷崖路段落石坍方暫時封閉
故,姐沒有走完全程,只走到封鎖線即返回
今年(2021年)不知道有沒有希望完成修復(聽友人說正在修復中)
若重新開放便也會找時間再走完全程~
綠水步道
海拔410公尺,步道長度2000公尺,步行時間約1小時多
這條步道若全線開放,步道終點順著產業道路下接合流露營區插回中橫公路
位置:台8線169.4K(綠水地質館旁進入)
綠水步道入口處進入約100公尺左右有交叉口
往右側是通至合流,往左側是綠水文山步道的入口(出口)
不過綠水文山步屬登山型的步道,姐會在後頭介紹!
延伸:2020年綠水步道!走在先人的足跡上,峭壁、斷崖邊驚見曲流地形!錐麓斷崖!峽谷壯濶景色,讓人震攝
景觀型步道第八處:白楊步道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許多條步道,如果你時間有限只想選一條來走讀
若問,建議走那一條,姐首推:白楊步道
這條步道結合了隧道、瀑布、吊橋、水簾洞(早年是秘境)、峽谷
河流、生態景觀,非常棒!
在2018年重新開放後,步道整修,更好走
重點:它還是一條無障礙步道(推車、嬰兒車可進)
白楊步道
海拔480公尺,步道長度2100公尺,步行來回時間約2小時
從入口到水濂洞,2.1K的路程就有7個隧道
故,最好準備手電筒或進入隧道手機內的手電筒亦可利用
另外,水濂洞水量大且水很冰,一定要準備雨衣唷
位置:步道入口在台8線168.6K明隧道內進入
車可停在附近的停車場,在走進明隧道內找到步道入口
延伸:白楊步道!結合了隧道、瀑布、吊橋、水簾洞、峽谷、河流、生態的景觀型步道,非常適合親子健
白楊瀑布、白楊吊橋、水簾洞,有仙!幽暗隧道口外,白鍊雙飛、水簾洞內涼的徹底,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最大的瀑布隱於此
景觀型步道第九之一處:伊達斯步道
(布洛灣景觀步道裡的一條)
2023年8月26日,為了花蓮絕美步道拍照認證走了一段伊達斯步道
伊達斯步道的入口就在布洛灣吊橋(原山月吊橋)入口旁
步道長度只有400公尺,步道等級:第2級
延伸:
2023年布洛灣吊橋!高懸橫跨於峽谷之上的壯麗景觀!順遊燕子口步道、伊達斯步道,花蓮絕美步道成功添二處認證點!
伊達斯步道修建在布洛灣臺地邊坡上
雖然只有400公尺,但海拔落差達120公尺
從布洛灣吊橋旁的入口一路險降,出口可抵中橫公路上
(雙向通行,請自行考量自已的體能健行)
若從中橫段爬上來,一路真的會陡升唷
建議是從布洛灣吊橋這端走下去會比較輕鬆些
此行為拍照認證,只走到0.2K便又原路返回
所以只能算走一半@@
景觀型步道第九之二處:環流丘步道
布洛灣景觀步道其實是有二條
除了伊達斯步道外還有一條環流丘步道
2024年3月15日,託大姪子之福,要帶我們去晶英酒店住一晚
在路上就順走這小而美的步道
環流丘步道入口在布洛灣停車場後側,沿著棧道可繞行一圈
環流丘步道是遠眺布洛灣吊橋(山月吊橋)的最佳之處
從這裡可以全攬布洛灣吊橋
或有機會來到布洛灣,真的可以走到這裡遠觀高空上的吊橋
環流丘步道全長300公尺
前段環型步道尚可推輪椅或嬰兒車
後段階梯式的木棧道就不便推車進入,但後段景觀是非常美的
這一側的觀景台就能遠眺中橫公路及溪畔壩
走環流丘步道是2024年3月15日
沒料到在同年的4月3日,花蓮大地震,讓花蓮成為重大災區
尤其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所有的步道及道路嚴重走山及塌陷
復原之路難以預估,這樣的景色會不會成為絕響,還待觀察!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景觀型步道計有10處,己走過9處
從匯德步道、砂卡礑步道、小錐麓步道、燕子口步道
九曲洞步道、綠水步道、白楊步道、太魯閣臺地步道、布洛灣景觀步道
尚有1處:崇德步道待挑戰
這二處其實多多少少都有走過一小段,只是都沒有完整記錄
有機會一定會繼繼插旗趣(笑)
接下來分享健行型步道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3條健行型的步道:得卡倫步道、大禮大同步道、長春祠步道
健行型的步道也是開放性步道
步道路面平整但因坡度稍大或位於中海拔地區
氣候變化大而有潛在之危險因素
較適合體力稍佳者,輕裝帶須攜帶水與少許糧食,路途約半天到一天
健行型步道第一處:得卡倫步道
德卡倫步道是山友口耳相傳的天梯步道
近1800階扶搖直上的木棧道,挑戰你的腳力、腿力、心臟負荷力
姐第一次爬得卡倫,看見那長長的天梯,真的很有感(笑)
德卡倫步道
海拔300公尺,長度1300公尺,步行來回約3.5小時
因落差有300公尺,坡度稍大且大多為階梯
請視自身體能狀況來健行,並帶些飲水及乾糧補充體力
位置:太魯闊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對面公廁旁進入
延伸:2020年得卡倫步道!近1800階扶搖直上的天梯步道,挑戰腳力、腿力、心藏負荷力!
健行型步道第二處:大禮大同步道
得卡倫步道終點會進入大禮步道(同禮步道,往秀林大禮、大同部落)
從得卡倫步道到大禮部落,一日行程可以
但要一天走到大同部落,除非是當地人或長期習慣走這條步道的登山客才有可能
一般遊客到大同部落就需要二天的時間,在山上大禮或大同住上一晚,隔日下山
姐當日只排一天行程,故我們只走到大禮部落即返回
大禮步道路面屬原始路面
直上,部份路度的坡度很高,需要手腳併用
第一次爬到大禮步道,從得卡倫上來後沿路腿遇抽筋幾回
故,爬這條步道是真的需要視自己的體能緩爬
而且最好是有伴能互相照應,另外一定要帶些鹽片或舒跑等補充
大禮步道爬到這裡,就能喘一大口氣
因為最難走的路段,你己經撐過了,下來就稍為平緩及下切到大禮部落
很多人朋友問:大禮、大同部落,到底那個部落會先抵達?
從得卡倫步道上來後會先到達大禮部落,往上繼續爬昇才會到大同部落
到了大禮部落,就能看見一處隱於山區的舊教堂
想要走到這裡真沒有捷徑,只能靠著雙腳徒步抵達猶如世外桃源
大禮部落也有幾間民宿,若想繼續爬到大同部落
就可考慮在這裡或大同住宿一天,但一定要先預約
大禮步道
全長2300公尺,從得卡倫步道終點到大禮部落約2.5小時
得卡倫步道(1.3K)加上大禮步道(2.3K),來回7.2K
二步道爬行總時數約7小時
(當日,只爬到大禮部落即下山,大同部落則日再去走一回)
延伸:2020年大禮步道、大禮部落!遺世獨立桃花源,沒有捷徑,只能雙腳徒步,尋找隱於山區裡的舊教堂
太魯閣國家公園健行型步道計有三處
走了得卡倫步道、大禮步道(未走到大同部落)
當然長春祠步道完全沒走過,也得要找個機會走一回才行
補充說明:2023年的4月重新再走一回得卡倫步道來到大禮部落
甚至還爬到立霧山及大同部落
要走到大同部落建議就是二天一夜走起來較輕鬆
雖說一日來回也不是不可能但相對體力要夠好
在山區漫遊的感覺真的很棒,有機會姐還想再去的~
延伸:
2023年得卡倫步道、大禮步道、森遊花蓮小百岳之立霧山健行記!一路直陡,真實考驗腳力、腿力、體力、耐力,成功收集人生中的第一個小百岳!
2023年深山桃花源!大同部落、同禮步道、大禮部落、大禮教堂,沒有捷徑,唯有雙腳走爬才能探訪之地!
接下來分享登山型步道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登山型步道計有17處
錐麓古道、小奇萊步道、合歡主峰步道、合歡東峰步道、合歡山北峰步道
合歡山西峰步道、石門山步道、羊頭山步道、畢祿山步道、畢祿羊頭縱走
屏風山步道、灣水山步道、南湖大山、奇萊連峰、奇來東稜、北二段全段、綠水文山步道
相對這是屬於登山型跟探險的步道
因步道位於3000公尺以上或較偏遠山區且路途遠
路面較崎嶇,氣候變化更大有它潛在之危險因素
部份步道路途更遠的必須有過夜準備,故在裝備上更要齊全
最好是有伴同行或是對步道較為熟悉的人隨行,不建議獨行,慎登!
登山型的步道第一處: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因有著峽谷天空步道之稱,它的氣勢險峻、景色壯闊聞名中外
甚至也有朋友說它是:天險之路
雖現在不用申請入山證,但走這條古道還是得需要先上網申請入園才行!
站在斷崖峭壁及窄小的步道上俯瞰底下的立霧溪及中橫公路
那真的是驚心一絕,步步驚心!
錐麓古道每天開放人數是有管制的
平日96人,假日156人
它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最熱門的登山型步道
最重要的是,想要爬錐麓一定要先上網申請,而且它不是很好排
要搶快,若搶不快就耐心等候補(笑)
入園費:全票新台幣200元,半票100元
錐麓古道也是姐這篇所有的步道裡,唯一有收費的步道!
錐麓古道
海拔765公尺,古道長度10,300公尺,但目前只開放到3.1K就得沿路返回
東進東出,單程3.1K,來回6.2K,步行時間約5-6小時
對於喜愛登山健行的朋友來說,這是一條此生必爬的古道
甚至爬過會想再登一回
位置:入口。台8線176.9K(燕子口步道旁)
延伸:
2020年錐麓古道(一)!走在斷崖峭壁之前,登山口錐麓吊橋、巴達岡部落、巴達岡二號橋之健行記
2020年錐麓古道(二)!站上錐麓斷崖俯瞰立霧溪、中橫蜿蜒如帶,壯闊、驚險美絕!峽谷天空步道、天險之路,此生必爬!
補充:2023年8月心心念念之下,姐再次走了一回錐麓古道
二刷錐麓,有說不出的感動,趁著還有體力真的要多走幾回才行(笑)
延伸:
2023年錐麓古道!遠觀群山之巔、俯瞰立霧溪切割地貌的鬼斧神工!錐麓吊橋、巴達岡部落、越嶺古道遺跡、觀音像、驚險斷崖、壯麗峽谷,天險之路、步步驚心但又美的讓人震撼!
登山型步道第二處:綠水文山步道
這條步道也是極具挑戰性,因為它是有陡度的步道
多處是要雙手雙腳併用,若沒有走過登山型步道,就先來走綠水文山
會很吃力且有一定的辛苦
但你若走過綠水文山步道後,幾乎你的爬山功力也會大躍進
完成這一步道,真心覺得好有成就感
綠水文山步道,是雙向可進出,從綠水進文山出或文山進綠水出都行
但要爬這步道時,友人建議我們從文山走到綠水
原本不太明白是何意,但走過一回後懂了
因為綠水有段650公尺瘦稜線非常陡升的階梯,若從這端爬上來,會超極辛苦
綠水文山步道
海拔600公尺,步道5,500公尺,步行時間約5-6小時
沿途山坡陡峭也多處臨崖險峻,動植物生態豐富
沿線會探訪三處太魯閣舊部落遺址,另外沿著山稜線,那景觀非常美
若是秋冬,山區能看見紅葉漫漫
位置:台8線約164.3K(文山進綠水山)
延伸:
2021年綠水文山步道(一)!腿力、腳力全開,爬陡坡、攀繩索(鐵鍊)、下急坡,上上下下、手腳併用,爬山兼賞景之樂
2021年綠水文山步道(二)!幽靜山林、舊部落遺跡、紅葉漫漫、稜線陡升,冬季撿山頭,林相至美
登山型步道第三處:小奇萊步道
能走到小奇萊步道倒是一場意外
為了追玉山杜鵑花海,報名旅行社的行程,看見行程內排的是小奇萊,笑了
這一來不只圓了個高山杜鵑夢還能輕鬆下一登山型步道
可惜山區天氣變化大
上山時還慶幸天氣還不錯,沒想到到了合歡山雲霧雲繚繞
且隨時會下雨,果然步道泥濘濕滑,雖是如此
但在小奇萊步道上賞花客絡繹不絕,尤其是在最美的0.6K-0.7K
玉山杜鵑開的最漂亮之處擠爆人
在半路就下起雨來,因是跟團,很多團員因下雨不願繼續往前走
我們也只能走到1K就返回,真的好可惜
難得走到小奇萊,沒走完全程,是真心有些遺憾
只望能有機會再爬一回(笑)
小奇萊步道
海拔3,150公尺,步道長度1,350公尺
因海拔高,爬行時請先調整自己的呼吸在緩慢爬行
讓身體能適應高度,往返約4小時
位置:入口處位於合歡山滑雪山莊旁
延伸:2021年合歡山玉山杜鵑園夢曲!小奇萊步道傳說中的0.7K,雨中不減健行追花熱誠,一償宿願,美爆!
登山型步道大都是一天無法來回,且海拔較高,相對有更高的風險性
若沒有任何準備或體能未曾訓練甚至無專業的領隊代領,為了安全就不建議自行前往
山永遠都在,安全重要,還有請務必適自己的體能爬山、健行
整理:景觀型步道計有10處,走讀9處
健行型步道計有3處,爬過2處
登山型步道計有17處,探訪3處
故,這篇文章就分享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14處步道了~
這裡就簡單記錄供朋友們參考
往後若有繼續走訪其它路線也會適時更新
本文初彙整:2022-04-08日
本內文二修:2023-10-26日
本內文三修:2024-04-10日
*2024年4月後補註*
2024年4月3日花蓮大地震讓壽豐以北災情嚴重
尤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嚴重發生落石及塌陷,不只中橫柔腸寸斷
連帶步道許多被震毀,甚至造成遊客死傷
太管處更表示這是1986年開園以來最慘重的災情
修復遙遙無期,故宣布無限期休園
園區內的所有登山步道都將封閉並暫不開放登山申請
花蓮受傷了,但相信花蓮人會再站起
待山林休養過後,期待能再相約於太魯閣峽谷的那一天!
另外,花蓮縣境內的輕健行也曾做過一篇攻略,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閱~
延伸:
花蓮境內輕健行!上山下海、遊山玩水、親近山林、戶外遊跡,健行步道、森林園區、綠色公園、瀑布、觀海,醬玩絕不無聊(2022-03-31更新)
寫文介紹需些時間整理,有些季節性的花卉也常不及介紹
歡迎您關注大女孩的花間情事,透過粉專得到最及時的鏡巡報導
粉絲專頁--->這裡^^
延伸閱讀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健行攻略!網羅景觀型、健行型、登山型步道,用雙腳領悟峽谷柔情,瀑布吊橋、斷崖峭壁、稜線陡升、壯闊秀麗、驚險美絕!
花蓮境內輕健行!上山下海、遊山玩水、親近山林、戶外遊跡,健行步道、森林園區、綠色公園、瀑布、觀海,醬玩絕不無聊(2022-03-31更新)
花東海岸線景點攻略!台11線由北到南,上山下海,包準暢遊後山海線,碧海藍天,夏艷就醬玩!2022-03-28(更新)
花蓮落羽松景點攻略!秋金冬紅,一次賞盡落羽杉美境!雲山水植物農場、松湖驛站、鈺展落羽松森林、葛莉絲莊園、山姆先生咖啡館、南華落羽松、光復落羽松森林等
花蓮193縣道(原樂德公路)景點攻略!行道樹之美(鳯凰木、阿勃勒、小葉欖仁)、田野風光、高山湖泊、山區賞花、部落觀瀑布(2021年5月14日更新)
2022年虎頭山步道桐花開!血藤花串串紫紅似風鈴,難得一見!
2022年石牌村孤挺花海!鮮艷燦爛喇叭花,孤挺圍宅的壯觀畫面美極了!
2022年梨山風情!老街覓食,大福肉圓!黃蟬李花,雪白爆綻!尋梅園尋幽!
2022年日月潭水社碼頭!山清水秀、山與水的交合處!桃米村綠窩民宿!親寵,帶著毛寶都不是問題~
2022年芳香萬壽菊!葉帶香甜氣味,花美像似小菊花,驚鴻一瞥的特殊花海遠的要命又如何,熱血幾回都願意!
2022年武陵農場櫻花季(一)!和風細雨會佳人,撐著傘一樣帶回滿滿的柳煙花霧,武陵茶園櫻色撩人,美絕!
2022年武陵農場櫻花季(二)! 紅粉佳人雨中我見猶憐,仍不減其絢麗風采!
2022年台14甲線合歡山公路!鳶峰觀星平台、暗空公園、武嶺觀景台、小風口管理站鏡巡
2022年台14甲線、台14線(埔霧公路)沿線緋紅盛開,公路旁3處輕鬆拍到櫻花,驚鴻一瞥、美不勝收!
2022年台8線中橫公路花蓮段櫻情不間斷!緋紅沿線綻放,碧綠神木、關原加油站、俯拾皆是的小驚喜!
2022年統一清境小瑞士花園!鳥語花香、花木扶疏、四季如畫,充滿著童話氛圍的夢幻園子
2022年落櫻繽紛,花現暨大!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櫻花季,美麗校園、青青大草地,緋紅浪漫~
2021年合歡山玉山杜鵑園夢曲!小奇萊步道傳說中的0.7K,雨中不減健行追花熱誠,一償宿願,美爆!
2021年綠水文山步道(一)!腿力、腳力全開,爬陡坡、攀繩索(鐵鍊)、下急坡,上上下下、手腳併用,爬山兼賞景之樂
2021年綠水文山步道(二)!幽靜山林、舊部落遺跡、紅葉漫漫、稜線陡升,冬季撿山頭,林相至美
2020年錐麓古道(一)!走在斷崖峭壁之前,登山口錐麓吊橋、巴達岡部落、巴達岡二號橋之健行記
2020年錐麓古道(二)!站上錐麓斷崖俯瞰立霧溪、中橫蜿蜒如帶,壯闊、驚險美絕!峽谷天空步道、天險之路,此生必爬!
2020年大禮步道、大禮部落!遺世獨立桃花源,沒有捷徑,只能雙腳徒步,尋找隱於山區裡的舊教堂
2020年得卡倫步道!近1800階扶搖直上的天梯步道,挑戰腳力、腿力、心藏負荷力!
白楊步道!結合了隧道、瀑布、吊橋、水簾洞、峽谷、河流、生態的景觀型步道,非常適合親子健
白楊瀑布、白楊吊橋、水簾洞,有仙!幽暗隧道口外,白鍊雙飛、水簾洞內涼的徹底,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最大的瀑布隱於此
2020年綠水步道!走在先人的足跡上,峭壁、斷崖邊驚見曲流地形!錐麓斷崖!峽谷壯濶景色,讓人震攝
2020年九曲洞步道!如腸之迴,如河之曲,峽谷最精華路段,鬼斧神工、險峻地勢,迎著峽谷風,感受風速的力量
2020年燕子口步道!峭壁、壺穴、印地安酋長岩、靳珩公園,用雙腳走讀重新認識峽谷之美
清水斷崖、匯德步道! 蘇花公路最美的路段,懸崖峭壁、山海對峙、驚險壯麗、藍色驚艷
2023年錐麓古道!遠觀群山之巔、俯瞰立霧溪切割地貌的鬼斧神工!錐麓吊橋、巴達岡部落、越嶺古道遺跡、觀音像、驚險斷崖、壯麗峽谷,天險之路、步步驚心但又美的讓人震撼!
2022年小錐麓步道!挑戰東段入口的之字型陡降木棧道,沿著山壁邊坡的步道欣賞立霧溪絕美景觀!
2023年得卡倫步道、大禮步道、森遊花蓮小百岳之立霧山健行記!一路直陡,真實考驗腳力、腿力、體力、耐力,成功收集人生中的第一個小百岳!
2023年深山桃花源!大同部落、同禮步道、大禮部落、大禮教堂,沒有捷徑,唯有雙腳走爬才能探訪之地!
2023年布洛灣吊橋!高懸橫跨於峽谷之上的壯麗景觀!順遊燕子口步道、伊達斯步道,花蓮絕美步道成功添二處認證點!
2023年花蓮絕美步道!森遊花蓮小百岳!集登山健行、旅拍玩攝、打卡認證,運動兼娛樂的活動,讓大家重新認識花蓮山林、海線步道之美,你跟上了嗎?你收集幾條了?(20230907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