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台風景區來過無數次
但都不曾走完全程的八拱橋更別說是登島
今年3月初,圓一個微跳島的獨遊
離開台灣本島,原來只需靠一座跨海大橋(笑)
去年(2024年)曾參加迎向成功的路跑活動
那時有打算在路跑結束後,要走一回三仙台八拱橋
無奈,當時跟著姐參加路跑的好友因腳傷恐不宜再繼續徒步
於是只能暫緩便直接返回,不過,機會總會的,沒有關係~
2025年3月的第一天(星期六)的傍晚
想著,如果隔天沒有下雨,就去三仙台走一圈
第二天見外頭沒有飄雨但感覺也沒什麼陽光,考慮三分鐘
最後還是決定跑成功
2025年3月2日早上9點10分就抵達三仙台風景區
入園停好車後拿起相機跟手機自拍棒
一個人不急不徐的往八拱橋方向,計畫就只走這一個景點
所以時間是非常充裕的
雖然沒有陽光,但強過陰天及飄雨
三仙台風景區是真的來過無數次
但頂多就只走到八拱橋前及其周邊的沙灘及岸邊
主要是因為八拱橋也時常受到天然災害封閉及維修
每次來,只能望著橋嘆氣(笑)
走到八拱橋前
三仙台跨海步橋有著東部最美跨海大橋之美稱
它在1987年(民國76)完工
但在2022年918東部強震後封閉近二年的維護
才在2024年2月初重新開放,算一算它的橋齡也有近40年的歷史了
記憶中在民國100年時
曾來到三仙台風景區參加迎曙光的活動
可惜的是當天天候不佳,沒有看到新年元日第一天的日出
但在那天就曾走到橋的三分之一,因孩子那時還小,後頭就沒能繼續走去
之後就是想登小島時,不是時間不夠走不到
就是橋因風災、震災暫時封閉等等原因就一直沒有機會走完全程
這一天,這樣一想
這次應該就是生平第一次走完全程的八拱橋(笑)
其實主要也是怕夏季又將面臨風災的問題
故才會在春天先圓個小夢
八個拱橋上上下下,走起來也沒有想像中的費力
當然景觀也是非常怡人,這二塊大礁岩乍看像不像巨人的雙腳?
遠瞧周邊的海景,心曠神怡
三仙台跨海步橋
長度約400公尺,共有八個拱橋連接而成
紅灰色的橋身橫臥,串起了陸地與岬角海灣,狀似長龍臥波
是三仙台最具指標性的景點
只要經過台11線(花東海岸公路),只要快抵達成功鎮
一定能在海上遠眺這座八拱橋
據說這跨海步橋當初在設計之初
在環境保護的考量下,被尊稱為三仙台之父的李華棟先生
為避免生態被破壞,將橋身設計成八段上下起伏的階梯
除了避免吉普車直接從本島開到三仙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過多的遊客造成生態負擔
想想,徒步走到三仙台,雖耗時但相對的當成來健行、漫遊
邊走邊欣賞景觀、生態,其實滿好的,不是嗎?
慢慢走過八拱橋,開始下階梯,算是真正登上三仙台嶼
哇..離開台灣本島來到小島嶼,感覺有微跳島旅遊的心境
這體驗有說不出的興奮(笑)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
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島上設有環島步約1.57公尺,來回約2小時
氣勢狀闊的海角秘境
巨大、質堅的火山集塊岩為三仙台地質風貌的主體
巍峨的山形與強列風化、海蝕的岩岸,處處呈現瑰麗的地景
值得注意的是:登上三仙台後
這小島嶼是沒有公廁的,不過設有一觀景台可供旅客休息
來之前,最好先在停車場附近的公廁先上個洗手間在進來
當天還滿多遊客來三仙台尋幽,連外國朋友都有唷~
沿著步道的動線往前走,路邊竟然發現野百合
哇..小驚喜,仔細一看,還是小有數量,只是還沒大開
就真的沒想到這裡也有野生百合花,能遇見就非常開心~
第一次來到三仙台,而且又是自已一個人獨遊
其實也不太知道島上的燈塔在那裡?
只是沿著動線東看西看就一直往前走,走這裡有一小路口
往右邊也是步道,是可以繞回觀景台(環狀)
有先走過去走了一段,沒看到燈塔,感覺走錯又返回,繼續往前面探去
比較明顯的步道走到這二大岩峰處就沒有了
但仍可見有幾條窄小的原始小步徑
先在此休息片刻在拍個照取個景,風景是真的很美
從這裡可以遠眺台灣本島,也是難得的經驗
難得走到三仙台,其實還滿開心的~
拿出自拍棒用手機拍個照,只是也是滿擔心的
因為風大容易吹倒自拍棒(這自拍棒也是可以立架當腳架使用)
快速的拍好了幾張照片後,收起自拍棒
接下來就開始再次找路,因想看看三仙台燈塔
只知道燈塔在這小島上的岩峰上
走到岩峰下,看見有一條原始步徑
小小條,感覺就是人走出來的小步徑
於是走下去看看,打算走到萬一沒有路就返回
沒有想到這小徑雖然很窄,但可以走到礁石區
而且看過去的景觀更美
走到礁岸處,遠遠看見好多海釣客
還好有人,只要有人那走過去應該都還算安全
這裡應該屬於潛在危險區域內
走下去沿著礁岩東看西看,也找不到燈塔的路
於是走過去問海釣人,說我走錯路,要返回合歡洞附近才有路往燈塔
於是又沿著剛來的小徑返回
這條原始步徑風大或下過雨甚至是颱風季節
是真的不建議走,風險度極高
還好這幾天東部天氣還算穩定,多留心腳步倒也還好
從小步徑爬上來之後又開始找路
海釣大哥們說的合歡洞在那裡?
比對地型圖,感覺也是在這岩峰處,但附近也沒有明顯的步徑跟指示牌
到底要怎麼走了?傷腦筋....
尋路不得,只好開口問遊客:燈塔如何走去?
但問了二組遊客也都說不知道(也是第一次來的朋友)
最後終於問到有去過的遊客:說從岩峰旁下切到礁岸處往前就能看見登塔石階
朝著指示方位走下礁石區,在這裡看見一個洞很特別
看有人分享說是三仙台的貓洞
一直以為只有東河有貓洞,原來這裡也有一個
果然沿著礁岩區走,遠遠就看到那裡登塔的石階
這回沒有走錯了,可以大膽的走過去(笑)
沒有幾分鐘就走到登塔石階下,這裡還有一座小白屋
開始爬升囉
這長長的石階那裡能難倒姐(約300石階)
三仙台有三大岩峰,原來燈塔(燈杆)就設在第二岩峰之上
若不是有遊客指點,這次登上三仙台可能就拍不到燈塔
因為真的不好找,主要沒有明顯的指示牌
當然也有可能早先是有,但在風災後可能被吹倒、吹毀就沒有了
對於從沒來過的朋友,這燈塔實是難找呀!
倒是這登頂石階跟欄杆是有維修過的,走起來還算行
就是一路的陡升,且風大,走在這石階一定要注意安全
這陡的爬起來會有點喘,途中適時休息,喘口氣並調整呼吸
面向大海,迎著海風,哇..壯闊的海景盡在眼前,感覺心都快飛了~
這如果是在夏季,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想必是碧海藍天、海天一色,美的讓人發狂吧?(笑)
爬上來不用10分鐘後
各位朋友,姐終於成功爬上惹(萬歲),沒有白跑了這一回
三仙台燈塔,你讓姐好生難找(笑)
三仙台燈塔(桿)是東海岸最早設立的燈台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為維護東部海域船舶航行的安全
在西元1915(民國4年)在此地設了這座高7公尺的燈杆
在1999年(民國88年)改設成太陽能充電蓄電池,為無人看管的燈杆
沒想到燈塔(杆)竟已有110年的歷史,風吹雨淋佇立在此處守護船隻們的安全
因掛著鐵鍊條,看來只能在這裡燈杆下止步
但能爬到這裡並手摸著這百年建物,內心也是很感動,不虛此行~
在高處面海俯瞰整個大平洋,非常震撼
因這天沒有出太陽,海面看下去雖然沒有那般蔚藍
但環顧四方,這景象仍是壯麗的
還有這風也真的很大,上來陡會喘,下去是會怕(笑)
走在下切的石階,不只怕人會不會被風吹走,還能擔心腳若沒踩穩跌下去
所以,上下行請務必小心,如果有幼兒、長者就真的不建議走到這裡唷!
前面有提到過自拍棒也是可以立起來的那種款式
剛在燈塔下拍照時,因沒遇上任何人但也想為自已留下幾張照片
雖然也明知風大但還是立了自拍棒快速拍幾張
不過,仍然逃不過被風吹倒的冏境
就這樣自拍棒連帶過年前才換的新水果機被吹倒在石階上
當下驚叫,趕緊撿起來檢查下,手機保貼已出現裂痕,還好其他功能無損
還好是沒摔落在山壁或直接落海,要不然是會哭著回家(笑)
下山回瑞穗後直接又去換新的貼膜
在燈塔上都沒遇見任何遊客
看來大都數遊客也找不到往燈塔的方向,除非是來過的旅客
拍完燈塔後又回到走步道上,開始返回
三仙台修築的主要步道為環型步道
在第一個大岩峰旁也有路可返回,回去就走這裡也看看這裡的景色如何
基本上這步道設施都有固定維護,走起來也算好走
三仙台島上有三塊巨大的岩石
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此島而得名
三仙台的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
原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故成為了離岸島
不同的角度看過去的八拱橋
如果沒有這座跨海拱橋,遊客還真登不上此島
還沒來過三仙台嶼的朋友,若有機會一定要來走一回
就當健行,很棒的~
繞一圈後又回到觀景台
然後再沿著來時路過八拱橋
三仙台原名pisiliang,意思是養羊的地方
因早期部落居民將羊群放養在島上,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
讓羊群留在島上不至亂跑,想想這樣也滿趣的(笑)
當然不只是放養羊群,也是當地阿美族在礁岩區採海藻、海菜、螺類及捕魚的場所
走過八拱橋往石礫石灘這方向
主要是喜歡聽腳踩著礫石的聲音,可能有人覺得會吵,但我很喜歡聽(笑)
就像去到阿塱臺古道時,最喜歡走在礫石灘
延伸:
2024年琅嶠卑南古道(阿塱壹古道)初體驗!被譽為此生必走之古道,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旭海!
一般遊客若不走登島或走八拱橋,大都會在此海灘停留觀景
從這裡可以遠眺八拱橋及三仙台的景觀
近頭拉近,橋上遊客也是人來人往
對了,三仙台這裡也是有鏡頭君服役的
若走在上頭,鏡頭君會全程幫大家錄影,請記得笑臉相對
說來好笑,當天晚上回到家,有朋友私訊截了段鏡頭君拍到的影片
影片一看:哈哈哈,大笑,就姐走在八拱橋的畫面(這樣都能被認出)
所以:出門還是不要做壞事的好唷(哈哈哈)
在三仙台也待了好幾個小時,帶的一瓶水也早喝完
順便提醒大家:要登三仙台島一定要備足水,因小島上沒有販賣部
在服務處及休息區逛一下,有賣伴手禮及文創小物
看到這4月14日,姐會心一笑
最後買枝冰淇淋及一瓶紅烏龍找個座位好好品嚐,大享受~
回到停車場,再慢悠悠的離開
小半天的微跳島行,成功的完成多年來的夙願
這三仙台嶼也有自已的足跡了,感覺像登上百岳般的興高采烈
這趟走讀體驗很值得並且留下印象深刻
尤其是找不到往燈塔方向時,二次差點放棄直接返回
幸運的在最後一次被一名旅客指引正確方向後才能順利完登
此次登三仙台嶼沿路走拍的時間近3小時,下次想再找個晴天再訪
想要站在燈塔上俯拍海天一色的台東藍(笑)
本文走讀日:2025-03-02
三仙台風景區:台東縣成功鎮基翬路74號(台11線110.5K)
習慣就是喜歡用影像記錄生活點滴,包括走讀及鏡巡
因周間得要上班,平時整理照片及準備寫文也很有限,故格子裡發表的總較遲
但若你需要更及時的花東旅遊情報,就不妨多關注姐的粉專
那裡分享的較比格子及時:大女孩的花間情事
延伸閱讀
2025年淡水紫藤花園二號水源園區!紫為你的美麗,沁心芬香、仙氣飄逸,全台最美的紫藤花園,不負春光、不負遇見、不負浪漫,美哭!
2024年屏東書院園區!三級古蹟華麗變身成為屏東市區一休閒園區!驛前大和咖啡館,屏東車站前的老建物翻修成為一特色咖啡館!
2025年原野牧場、廢墟茶酒咖啡!向著太平洋最美的一道窗嚐杯羊奶咖啡、在廢墟內喝杯手沖咖啡,都是喝咖啡,這二家都各有特色
2025年花蓮太平洋燈會!百花齊放、花好月圓、希望之牆、未來之光,打造光明希望、幸福圓滿美好的寓意迎向未一來與祝福
2024年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綠樹環繞、內部空間高挑、寬敞、明亮,大片帷幕玻璃窗,營造最美的閱讀空間,被譽為森林系的圖書館!
2025年花蓮莫內花園咖啡農莊!咖啡香了,我在門口等著你!小和山谷Peaceful valley,一間民初老屋改造成的復古文青特色餐館,也值得一探!
2024年池上藍圖、池上豆之間!有趣活發的大型彩繪圖,好玩、好拍又有趣!首嚐池上當地豆花甜點,甜而不膩,滿足想吃的口腹之慾!
2025年關山彩繪田神喵稻報!6種不同品種的稻作打造一活靈活現的神貓,繽紛度根本不輸花海!
2024年森川里海藝術季!土地長出來的藝術品!一起來吧!土地上的染、山海同坐、植物誌轉印術-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看不見的風景、水平線向東、記憶中土地的味道、聚留,7件作品串遊!
2024年花蓮鯉魚山登山步道群之健身步道!漫遊縱谷-愛在花東,走進大自然懷抱又能收集寶物,好玩又有趣!
2023年日本北陸五天四夜賞楓景點攻略!石川縣、富山縣、長野縣、愛知縣、岐阜縣!立山黑部、香嵐溪、寂光院、合掌屋、松本城、兼六園、庄川峽遊船,吃喝玩樂精彩遊!
2024年華源海灣觀景台天空之鏡、太麻里丹堤溫泉會館、屋瑪umaq、金崙聖若瑟天主教堂、9420幸福公路、南迴藝術季作品大地之母、第一道曙光串遊
2024年長濱海線遊拍!長濱自行車休憩區、永福部落入口牌樓網推爆紅成為台東海岸線版黑色鳥居
2024年自強咖啡工坊!藍天綠地、紅瓦白牆、光復秘境喝咖啡,花蓮193線上的外役監內藏一特色咖啡店!
2024年花蓮將軍府1936園區!歷史建物歷經修復成功打造一處藝文基地,日式建築群、庭園造景、咖啡美食、浴衣體驗,秒發東京就這樣簡單!
2024年萬榮洞穴溫泉(鴛鴦溫泉)!原是萬里溪上游的在地私房景點,現在已成為戶外玩家們的新樂園!
2023年錐麓古道!遠觀群山之巔、俯瞰立霧溪切割地貌的鬼斧神工!錐麓吊橋、巴達岡部落、越嶺古道遺跡、觀音像、驚險斷崖、壯麗峽谷,天險之路、步步驚心但又美的讓人震撼!
2023年花蓮絕美步道!森遊花蓮小百岳!集登山健行、旅拍玩攝、打卡認證,運動兼娛樂的活動,讓大家重新認識花蓮山林、海線步道之美,你跟上了嗎?你收集幾條了?(20240602三修)
2023年得卡倫步道、大禮步道、立霧山健行記!一路直陡,真實考驗腳力、腿力、體力、耐力,成功收集人生中的第一個小百岳!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健行攻略!網羅景觀型、健行型、登山型步道,用雙腳領悟峽谷柔情,瀑布吊橋、斷崖峭壁、稜線陡升、壯闊秀麗、驚險美絕!
花東海岸線景點攻略!台11線由北到南,上山下海,包準暢遊後山海線,碧海藍天,夏艷就醬玩!2022-03-28(更新)
花蓮落羽松景點攻略!秋金冬紅,一次賞盡落羽杉美境!雲山水植物農場、松湖驛站、鈺展落羽松森林、葛莉絲莊園、山姆先生咖啡館、南華落羽松、光復落羽松森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