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悶的太久
在疫情稍稍緩和之時,走進山林步道著實有些激動
雖說戴上口罩在林間穿梭多少有些喘噓噓
但能外出健行,對於身心靈來說還是無比的舒暢
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到佳心駐在所的初體驗~
久違的瓦拉米步道
記得上回來時也是幾年前的事,那時只走到山風瀑布便折返
這幾年倒是有想過找機會走到佳心駐在所
一個機緣,我們來了(笑)
2021年8月23日約上午9點抵達
瓦拉米步道的登山口在台30線的起點(花蓮卓溪)
瓦拉米步道其實是日治時代八通關越嶺古道東段的一部份
底圖參考:南安至大水窟路線圖
瓦拉米步道全長14.3K
重點:越過佳心駐在所是需要辦理入山證(入園證)
我們此行只到佳心駐在所,單程4.5,來回9K
路線:登山口->山風駐在所->山風一號吊橋->山風二號吊橋->山風瀑布->佳心駐在所
瓦拉米步道在花蓮縣境內也是頗有知名度
除了步道景觀及生態佳外,沿途還有吊橋及瀑布增加它的豐富性
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台灣黑熊的故鄉,相對也滿吸引許多輕健行的朋友
從登山口進來過了0.5K後會看到一小平台
這裡是山風駐在所遺址
駐在所因位於西北側寬廣的溪谷,經常有山風吹來
故名為"山風",駐在所建於1920年並於1944年徹廢
沿路見的小花小草甚是可愛又嬌美
拾不得它們就在步道中隱落,在文中也跟著分享給大家
續續向前,我們大約早上9點就抵達入口
想說很早了,沒想到比我們更早的大有人在(笑)
大家在步道上互相打個招呼或點頭致意,感覺挺好的
來到約0.9K,山林間見一綠色鐵橋
沒錯,這裡是山風一號吊橋
山風一號吊橋,個人極其喜歡
橫越拉庫拉庫溪支流深谷
怕高的,最好不要往下看,會軟腳(笑),因為高度很高
山風一號吊橋
全長約120公尺,橋體漆成綠色
從橋上往下看,山谷間的溪水潺潺巈山壁間流動
而在橋上環顧四周,群山包圍,景觀大氣
2018年5月時,也曾走過瓦拉米步道
但只走一小段:登山口到山風瀑布便返回
在後來一直很想再走一趟,挑戰到佳心駐在所
期間也苦於沒有機會,反而隔了3年,終於成行
延伸:南安瓦拉米步道、山風一號吊橋、山風二號吊橋、山風瀑布!夏日登山健行也可以很消暑
第一次走一號山風吊橋時就滿喜歡這座吊橋
當時在對岸還沒新設這一觀景台
3年後再訪,站在這觀景台感覺無比的舒暢~
歡迎來到有熊山林
這山區原就是黑熊的故鄉
黑熊生性孤僻,數量極少,若在森林轉彎處遇見
但請大家冷靜,因為,黑熊更害怕遇見人
在一號吊橋時遇見二位年輕的妹妹(大學生)
背著登山袋,笑問:二位要走到那裡呢?
回說:瓦拉米,明天再下山
當下覺得二位小女生好有勇氣,擔心她們安危,聊了幾句
還好,同行中的一人是有走過瓦拉米山屋的經歷
最後也祝她們在登山的過程中都能平安順利
她們要走的路段較長,步伐就會比我們二位快
我們則是邊走邊拍在邊賞景,來回9K,時間充裕,慢慢爬
來到山風一號橋了,底下的山風瀑布
等回程時在下去觀景,我們先繼續往前推進
在一號橋這裡,好巧,又遇見二位小姐姐們正在短暫休息
古道猶存-山風橋
日治時期日人進入拉庫拉庫溪流域後,建立許多現代化的建設
包括"駐在所和橋樑,眼前的山風橋是1930年改建的鋼筋水泥造橋門
高約2.2公尺,寬約1.8公尺,橫樑上用漢字書寫橋名"山風橋"
山風橋不但還保留日本時代的風貎,就連當時的鐵索仍完好如初
也因此橋為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現存唯一的一座鋼筋水泥造的舊鐵線橋
極具歷史與工程上的意義
從山風一號橋往下可以看到觀景瀑布平台
因想著先走到佳心駐在所,回程時才下切至觀景台
所以我們沿著步道繼續向前
從山風一號橋進來後,林相跟路徑也有些變化了
前一段路徑較為寬敝,到了這裡就變的較窄
不過起伏不大,不會一上一下落差大,讓人喘噓噓(笑)
步道沿路看的最多就是不知的菇類
還有一些油桐落果掉在地上後自己探了苗
對了,在前段這裡是有油桐樹,每年3-4月
走進山林就能遇見雪白桐花綻
國家公園裡的步道指標都很完整
就連沿路的生態植物都有些介紹
循著指示牌前進基本上都很安全,只要留意腳步即可
走到這裡,路徑指示牌寫著距離瓦拉米還有11.1K
反方向步道口(登山口)2.5K
意思是我們從入口走到這裡己走了2.5K
到佳心駐在所約4.5K,所以還得走2K才會抵達
在山徑上又遇見一群北部來此健行的遊客
跟我們的目地一樣:走到佳心駐在所再返回
他們明天預計的行程是六十石山賞花
山路上有伴,走起來也不寂寞(笑)
平時逛園藝店跟花市對於一些季節性的草花
多少有點認識,但對於戶外的一些植物、樹種真的就不那麼熟
沿路有圖解介紹,不免就會多看
喜歡走進山林,這應該是天賦(靠山的原住民)
國小時雙親在山上原保地做農務
我們三兄妹因要上學便留在家中(大帶小模式)
假日時三兄妹就會沿著山路來回山腳下的家跟山上的農地
對於走路甚至是健行,難不到姐的(笑)
小時候走的山路都比這樣的小徑還要難走
甚至更加原始及雜亂
不像這樣現在供遊客健行的步道還能邊走邊賞景
山壁細縫裡的小花,生的可真美麗
生命力強韌,真印了那句:生命自有出口
每處轉角都有讓人驚喜的地方
就像這處,垂下來的綠植,人站在底下似有屋簷的錯覺
很有fU,覺得好美
往前看是層層山脈以及拉庫拉庫溪(樂樂溪)
步道幾乎沿著這條溪向前
拉庫拉庫溪(布農族語:樂樂溪)是秀姑巒溪第一大的支流
本身源流為米亞桑溪,發源於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東側
但整個水系最遠源流則為其支流馬霍拉斯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的馬博拉斯山東側
米亞桑溪與發源自達芬尖山的另一支流塔達芬溪合流後
始稱為樂樂溪(拉庫拉庫溪)
在寂靜的山林,偶爾會聽到蟲鳴鳥叫聲
但隱約也聽到人聲,以為是登山遊客
原來在這路段正在做修護的工作,幾名工人們也正在搬運木樁
在山區工作真的不容易,辛苦!
從登山入口(9點)走到這裡,看看時間是上午11點20分左右
我們走走停停也走了2小時20分
距離佳心駐在所還有0.5K,快到了~
發現地面上好多小菇菇
野外的菇類,從小家裡的人就教我們不要亂採
因為不清楚何菇類,萬一誤會是會中毒
所以見它們可愛就拍拍即可
很快的在小路那一頭見一指示牌
寫著:步道下方路段為生態保護區未經申請許可禁止進入
看一旁的地圖:那是往布農族佳心舊部落的步徑
我們大約是在上午11點35分抵達佳心駐在所
同行的好友是布農族,而姐是太布農(父:太魯閣族、母:布族農)屬丹社群
對於布農族佳心舊部落滿有興趣
很想過去看看,但見告示牌寫著:未經申請禁止進入,於是作罷以免觸法
布農族佳心舊部落
佳心舊部落是布農族巒社群先人的生活領域
雖族人於1933-1934年遭日本政府集團移往至山下
布農族人相信舊部落遺跡是保有先人精神的神聖領域
前往拜訪,請懷著虔敬謹慎的心,在心裡和祖先先介紹自己,說聲打擾了!
佳心駐在所
布農族語kashin為"風景絕佳"之意
佳心駐在所位於稜線平坦處,視野絕佳,可以遠眺北岸異錄閣及阿桑來戛一帶
同時,佳心是阿桑來戛支線的分岐點,越嶺道從此地向北延伸下溪
可到拉庫拉庫溪北岸下遊最重要的部落:阿桑來戛,為日警重要戰略及交通據點
當時除了駐在所辦公室外,還附設萫童教育所、蕃產交易所及療養所等相關設施
可以想像日據時代這裡是很活絡的
佳心駐在所:海拔820公尺
氣象局在此地設有微氣候觀測站,行動電話可通訊
有一洗手間及涼亭供遊客休息(禁營火)
無痕山林,請希望山友及登山客們都能遵守
垃圾請勿隨意丟棄以防野生動物或黑態前來覓食
造成山屋設施遭破壞或傷及人類,自己的垃圾請自己在背下山處理
重點提示
瓦拉米步道全長14.5公里
從登山口到佳心駐在所為前段4.5公里,這段不用申請入山即可健行
從佳心到瓦拉米為後段,這段就必須申請入山才能進人
野生動物棲息地,請靠近或餵食並留意自身安全
朋友說:剛好她的上衣也是熊熊,要跟後頭這張拍一張
女人內心裡都住著一位小女孩,無誤(笑)
大都山友及健行者都跟我們一樣只走到佳心便會返回
約莫走了2.5小時,肚子是有點空空適時補充點心及飲水
待體力回復在輕鬆下山
從這裡就是進入後段的路徑,不過得要申請入山才能進入
而且到瓦拉米還要走9.1K
這距離遠一定得要過夜,裝備就得要更加齊全
路口處設有此地的動物解說圖
大致看看並多認識一下
像:常見的台灣彌猴、大赤鼯鼠(飛鼠)、山羌、虎頭蜂
以及毒性極強的百步蛇等
上午9點入山走到佳心駐在所時間是上午11點35分左右
登山口到佳心駐在所:4.5K,所花時間為:2小時35分
在此休息半小時,在中午12點05分即下山
上山費力費時但下山就輕鬆自在
也因為成功走到佳心圓了個小夢,在心境上是特別的愉快
沿途小花小草及倒在路旁的樹幹都覺有趣
有沒有發現,一路這樹幹乍看就像一隻熊(笑)
走到山風一號橋的小轉角處,突傳來一陣樂聲
我跟朋友相看,滿臉疑問山林間怎有樂聲??
走向前見一阿伯正在吹著樂器
那樂器造型奇特,也不知是什麼,但吹出來的音色好聽
聽阿伯說:他常常走到這裡吹著山風在吹奏幾段樂曲
真是高人,多會過生活~
在山風一號橋上可以就近看到山風瀑布中段
要看完整又壯觀的瀑布得要走到下方處的觀景台
先在橋上拍幾張
來時先跳過往下切的這步道
底下有一個觀景台,是觀山風瀑布最佳之處
這小段步道也是登山口到佳心這路段中較有陡度的路段
但也別擔心,此路段不長(約150階),二旁都有拉繩
走下來,也有一桌椅供遊客及健行者使用
一旁就是瀑布,不過設有圍籬,意思是不得翻越過去
山風瀑布源自大里仙山的瀑布水流,集山澗奔流而下,終年清澈
從山風二號橋下傾瀉入拉庫拉庫溪
底圖最上頭有見到好幾名遊客嗎?
那是山風一號橋,橋上跟橋下落差很大
水量豐沛時,伴著水聲,很是震憾!
這附近除了山風瀑布外還有非常親民的南安瀑布
南安瀑布不用走進步道,車停在路旁,走路1分鐘就能看見瀑布
延伸:2019年南安瀑布!懶人觀瀑布,走路不用1分鐘,白玉緞子從天而傾,鄉間也有水管屋,就在玉山緣櫻花休閒園區
欣賞完了瀑布後,在爬著石階回到主步道在經過山風一號橋
這一趟可說是完整走完登山口到佳心了,很有成就感
登山健行的感覺真是太棒了啦~
下山回到登山口(台30線起點處)
佳心駐在所下山返回時間是上午12點5分,抵達出入口是下午1點40分
去程:登山口到佳心:2小時35分
回程:佳心到登山口:1小時35分
登山口<->佳心駐在所,單程4.5K,來回9K
走走停停拍拍加上停留休息時間,這一趟花了4小時40分
瓦拉米步道是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
全長約14.3公里,坡度緩,具有亞熱帶至寒帶特色的完整生態體系
可分成前段:步道口到山風瀑布、中段:山風瀑布到佳心
及後段:佳心到瓦拉米山屋
中段跟前段一般健行步道,也適合親子戶外活動,不用申請入山
後段屬中級登山步道需申請入山,距離遠較適合二天一日的行程
登山健行有益身心健康,但還是要看個人的狀態及體能適時而為
山永遠都在,不必急於一時!
本文走讀日:2021-08-23
瓦拉米步道:花蓮縣卓溪鄉南安部落(台30線起點)
寫文介紹需些時間整理,有些季節性的花卉也常不及介紹
歡迎您關注大女孩的花間情事,透過粉專得到最及時的鏡巡報導
粉絲專頁--->這裡^^
延伸閱讀
2021年瓦拉米步道(八通關越嶺線東段)!登山口至佳心段,沿途瀏覽山風駐在所、山風一、二號吊橋、山風瀑布及佳心駐在所,登山健行舒壓解鬱
2021年池上黃金稻!天堂路、萬安金色大稻、大坡池,豐饒之地,百遊不厭
2021年秋遊池上黃金城!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大觀亭輕旅!滿眼黃金稻海,鄉野景致歷久不衰!
2021年福壽山農場鴛鴦湖步道湖畔楓紅景色!季節推移,浸染紅葉的喜悅!
2021年建國假日花市、大安森林公園首遊,花蓮台北一日快閃,有心距離便不是問題~
2021年福壽山松盧掌葉楓綠橙黃紅層次之美!不是單一,也不是唯二,顏色交錯,醉在楓景裡
2021年合歡山玉山杜鵑園夢曲!小奇萊步道傳說中的0.7K,雨中不減健行追花熱誠,一償宿願,美爆!
2021年石門班哨角休憩區!雙心著名地標不在心碎,築起能量之地,讓旅人重啟新的連結
2021年南迴藝術季(二)!在地藝術地景,作品串連之太平洋的呼喚,相約南迴、通往天堂的階梯、起點、呼喚南島的風、捕捕、南向南,戶外大型美術館,遊吧!向南趣!
2021年太平洋溫泉季!瑞穗英雄湯展區,夜遊囉!五彩繽紛燈籠光廊、情人橋、粉色櫻花、溫泉浴桶,泡湯鴨打造日式浪漫庭園風
2021年六十石山金針花季(一)疫情下黃澄澄花海仍舊燦滿山區,德森有機農莊、964驛站、忘憂亭、小瑞士觀景台、烏魚山莊小水池、山嵐亭之景點串連
2021年南迴藝術季(一)!在地文化裝置藝術,作品串連之陸發岸。發芽、協調的混沌、我輕輕聽、行走的意識、潮南、方圓之間,用藝術來去認識南迴~
2021年大石鼻山步道!修繕過後盼到全線開放,走在山稜線上的木棧道,俯瞰無敵海景,爬上去真心不後悔
2021年赤柯山金針花季(二)!山區賞景串連:汪家古厝、萱園居、觀景台、林家園、三巨石,戴好口罩,上山追花,感受季節之美!
2021年赤柯山金針花季(一)!山區景點串連:赤柯山小台灣、迷你雙廟、S型美徑、千噸神龜、小瑞士農場、杉木群,載好口罩賞花趣
2021年華源海灣秘境之華源天空之鏡!山區水池驚映碧海藍天與視覺延伸下的M型華源海灣,哇!美哭!
2021年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二)!一個好好生活的駐村創作,讓豐濱亮了起來!海天一色、岩棺是不是棺、父親、席地、共生,部落美學正在發酵!
2021年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一)!好野人!今夏豐濱境內浪漫人文海景藝術風!紡仿那有無形的、風之片語、我對生活很滿意、移動中的部落、過剩的風景,部落美學串起一股風潮!
2021年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低碳悠遊關山親水公園,尋找三件美麗的藝術作品:療癒系列、蛻變前的等待、雲朵製造所
2021年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戴上口罩微旅,首遊鹿野鄉境內的三件美麗地景藝術品:穹頂上有花、粉紅河馬、貓咪種子,粉可愛、好療癒呀!
2020年錐麓古道(一)!走在斷崖峭壁之前,登山口錐麓吊橋、巴達岡部落、巴達岡二號橋之健行記
2020年錐麓古道(二)!站上錐麓斷崖俯瞰立霧溪、中橫蜿蜒如帶,壯闊、驚險美絕!峽谷天空步道、天險之路,此生必爬!
2020年大禮步道、大禮部落!遺世獨立桃花源,沒有捷徑,只能雙腳徒步,尋找隱於山區裡的舊教堂
2020年得卡倫步道!近1800階扶搖直上的天梯步道,挑戰腳力、腿力、心藏負荷力!
2021年綠水文山步道(二)!幽靜山林、舊部落遺跡、紅葉漫漫、稜線陡升,冬季撿山頭,林相至美
2021年綠水文山步道(一)!腿力、腳力全開,爬陡坡、攀繩索(鐵鍊)、下急坡,上上下下、手腳併用,爬山兼賞景之樂
2020年大禮步道、大禮部落!遺世獨立桃花源,沒有捷徑,只能雙腳徒步,尋找隱於山區裡的舊教堂
2020年綠水步道!走在先人的足跡上,峭壁、斷崖邊驚見曲流地形!錐麓斷崖!峽谷壯濶景色,讓人震攝
2020年九曲洞步道!如腸之迴,如河之曲,峽谷最精華路段,鬼斧神工、險峻地勢,迎著峽谷風,感受風速的力量
2020年燕子口步道!峭壁、壺穴、印地安酋長岩、靳珩公園,用雙腳走讀重新認識峽谷之美
白楊步道!結合了隧道、瀑布、吊橋、水簾洞、峽谷、河流、生態的景觀型步道,非常適合親子健行
白楊瀑布、白楊吊橋、水簾洞,有仙!幽暗隧道口外,白鍊雙飛、水簾洞內涼的徹底,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最大的瀑布隱於此
清水斷崖、匯德步道! 蘇花公路最美的路段,懸崖峭壁、山海對峙、驚險壯麗、藍色驚艷
花東海岸線景點攻略!台11線由北到南,上山下海,包準暢遊後山海線,碧海藍天,夏艷就醬玩!20200601(更新)
花蓮境內輕健行!上山下海、遊山玩水、親近山林、戶外遊跡,健行步道、森林園區、綠色公園、瀑布、觀海,醬玩絕不無聊
花蓮落羽松景點攻略!秋金冬紅,一次賞盡落羽杉美境!雲山水植物農場、松湖驛站、鈺展落羽松森林、葛莉絲莊園、山姆先生咖啡館、南華落羽松、光復落羽松森林等
花蓮賞櫻攻略!關原加油站、碧綠神木、西寶國小、玉山神學院、樹湖社區櫻花步道、鳳林櫻花步道、大加汗部落碧赫潭、赤柯山山區
南安瓦拉米步道、山風一號吊橋、山風二號吊橋、山風瀑布!夏日登山健行也可以很消暑
2019年南安瀑布!懶人觀瀑布,走路不用1分鐘,白玉緞子從天而傾,鄉間也有水管屋,就在玉山緣櫻花休閒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