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8年,再走入這美麗的山區及部落
猶記那年初訪為之驚艷,現在是否依舊清幽、秀麗呢?
走進部落深處來趣大口森呼吸^^
2016-08-02日
環境教育訓練,一早來到慕谷慕魚遊客中心來報到
遊客中心內部的陳設跟這社區息息相關
除了有提供旅遊簡章外也提供一些旅遊資訊
簡意的部落地圖,一目瞭然
沒來過的朋友,不妨先看看,會有利於你對這部落的初步印象
18世紀,太魯閣族慕谷慕魚(Mukumugi)等八個家族
陸續從南投春陽山區翻越中央山脈,進入木瓜溪流域定居
在美麗的山水間開啟新生活,從此裡就稱為"慕谷慕魚)
全員到齊後,移動到遊客中心旁的簡報室
由駐地解說員為我們介紹慕谷慕魚的發展及人文歷史
值得提的是,秀林鄉跟萬榮鄉大都是太魯閣族族系
意思是:我們的族語相通(笑)
準備再次移動到銅門社區時,在遊客中心外頭合照
車子需停在銅門多功能聚會所
來到慕谷慕魚是一律步行的(該部落人除外)
男外還得辦入山證方可進入,就在銅門派出所辦理即可
每日上、下午時段,入山人數各控制在300名
後頭小巧的屋子就是銅門派出所
從這裡就必需健走往山區深處(時間大約是9點10分)
人群中自拍反被前方同事給入了鏡
所以螳螂補蟬黃雀在後的意思嗎?哈哈哈
解說員要我們看向這一頭的溪流
上頭說是有溫泉野溪,也是消防人員水域安全教育的最佳場地
仔細看:上頭還有些人員在上課
往山區走必得經過歐菲莉受難族人記念碑
1990年(民國79年)豪雨肆虐,土石流造成當地36名族人被活埋
20幾年過去了,永達難以磨滅的傷痛
繼續往前
山區健走有益身心健康,雖然熱,但比起前一天來的同事們
我們這一批反倒幸運很多,因為前一天(第一批人員)
遇上大雨落不停,還被迫停掉下午的行程(真的很可惜)
東部發電廠銅門廠
只能在橋旁遠觀,入內參觀需事先申請才可
參訪每個景點,要能對當地有更深的印象
解說員的介紹便相當的重要
老師有教,咱們多少要聽一下才行唷
吊橋是封起來的,非工作人員不可進入
對面還有龍澗冰棒可以棒個場
現場吃後覺得不錯還可以宅配送到家
姐喜歡綠豆冰棒(笑)
清流發電場,大門深鎖非請勿入
路段大致上都很平順好走,只有這段是稍為有些克難
恐是之前坍塌過,還在災修中
故路過此段更要留意安全並盡可能不要在此區逗留
沿路來來往往的遊客很多
見大家散漫走在山區小路上,一種愜意感猶然上升
穻梭過一道山洞後,都勇部落到了
這段山路裡的中續站,有販賣一些飲水、小吃、冰棒
亦可給遊客休息小座及補充體力
雖然攤位不多,但感覺是滿齊全了
從入口處走到多勇部落剛好是一個小時
因走走停停還聽解說介紹,腳程快的應該可縮短20分鐘
因11點半前必需得走回停車場
休息不宜太久以免讓了集合時間,繼續趕路
沿途還見幾間小店,但時間不夠無法一一探訪
一個灣處後看見達方紅色鐵橋
在翠綠的山林間,像道彩虹橫過溪谷很美
橋上已有好多同事等著了
這時已經是上午10點40分左右
繼續往前已是不可能了,為不影響下個行程,得要在此折還
這紅橋是揚清橋,繼續往上走還可以近水戲水
但因時間不夠充足,短暫快拍後立馬返回
站在橋上可以看到一個特殊景觀,二條溪的交會處
橫向:木瓜溪 貫向:清水溪
因前一天雨下個不停,相對影響溪水的水色渾濁
找到初訪時的照片(2008年11月)
這樣看著會不會更清楚呢?
河床由大理石組成,溪水只要沒因大雨混濁時都呈翠綠色
所以一直有小天祥的美稱
紅橋旁有座舊橋,最後回眸告別
橋上的同事們早已回程,這時不快馬加鞭恐是澱後之人
回程..衝..衝..衝
二訪只走到揚清橋
前頭的戲水區未能晃到,在加上前一天雨下個不停
這日的水色確實比平日差很多
為了能讓各位想像,底圖二張,翻出2008年所拍的溪水
隔著四周的環境而變化,所以那年初訪極具驚艷
清澈到底的溪水
就算在岸邊也能不吃力的看到魚兒溪裡遊
忍不住的直接脫鞋便能泡進冰涼溪水裡,心動嗎?
多虧平時有健走習慣(日走萬步)
很快便跟上同事們而且還越過大都人,反倒先抵達了停車場
姐..是有功力的,不要懷疑(哈哈哈)
清點人數,沒有落下任何一名後轉往到文蘭村
車上拍的天空,代表著此刻的心情--美麗無比
隔了8年再次走進這山區,雖然時間有限,沒能走完全程
但在徒步進來時仍覺保留了初訪時的第一印象
漫步於此,見有些遊客還自備戲水安全設備一樣走進來
為能珍惜這塊土地及尊重當地人,全程禁車用雙腳去體驗是值得的
來到這裡當做戶外健走、森呼吸、親水、賞景非常適合
慕谷慕魚歡迎朋友來玩,但請珍惜當地資源,垃圾請勿留下唷^^
下個行程來去樹上做猴子--->野猴子探險森林
溫馨提點:
要來戲水的朋友最好一早就來,走路進山區是需要時間
如若還需戲水,時間上就需要更充足才行唷
慕谷慕魚遊客中心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榕樹1鄰2號(仁壽橋橋頭)
延伸閱讀
2008-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之旅-01
2008-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之旅-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