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高度、角度去發現太魯閣之美
若不是手腳併用,那能感受爬山帶來的成就感
一條需要體能及爬山經驗的綠水文山步道
若問?還願意來否?我願意的,因為它太值得探訪~
接續上一篇分享的綠水文山步道前半段後
(文山端進->2.6-2.7K之間)
這裡繼續接著下半段的健行記錄,從伊波厚舊部落一直到綠水出
不同的高度、角度去發現太魯閣之美
若不是手腳併用,那能感受爬山帶來的成就感
一條需要體能及爬山經驗的綠水文山步道
若問?還願意來否?我願意的,因為它太值得探訪~
接續上一篇分享的綠水文山步道前半段後
(文山端進->2.6-2.7K之間)
這裡繼續接著下半段的健行記錄,從伊波厚舊部落一直到綠水出
沒想到東部也有河岸花海
而且就還位於花蓮中區的慢城鳯林境內
黃波斯菊花海也不是沒有見過
但首次在河堤下的溪水二側,就真的驚艷極了~
前幾天見朋友分享幾張花海照片
會吸引姐的是因為花海位置竟然是在溪水邊
這一見大驚!問友人:花海攝於在何處?
回:鳳林溪河堤下
春櫻響起,拍起來~
在地人的私房景點不藏私
今年第一場追的緋紅不落於外鄉,鄉內賞櫻首選之地
隱於山區半山腰的大加汗部落明珠-碧赫潭~
今年1月27日曾上來探過花況
不料,花量僅一成,感覺上今年花稍遲了
當下想著一定要在過年前再次上碧赫潭
年初念著花東縱谷油菜花田
特意南下,沿路尋找花海踪影
誰知一路未見,索性晃進羅山遊憩區看看梅花狀況
縱谷處羅山管理站前,被不同花色的九重葛拌住了腳~
從花蓮193沿路下來沒見到油菜花
不料另有其收獲,鄉間處處驚喜,從沒讓人失望過
花東簡直就是大寶藏
還記得去年富里農會的銀背大猩猩吧?
當時眼博無數旅人的目光
今年他仍然還在,並且攜手帶來全新及超可愛的大小動物迎賓
是的,花蓮富里鄉農會第二屆稻草藝術季正式開鑼~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畝田
每個人內心都藏著泰山夢
這就不難想像,為什麼動物造型的公共藝術能吸睛?
動物迷蹤-沃野派對,縱谷最大型的稻草季,就在富里~
冬末春秋之際
在花東鄉下最美最自然最亮麗的花海
想必大家腦海浮現的畫面必定是油菜花田吧?
急忙中趕上玉山瓦拉米產地翻土前的黃澄澄花海,真美!
前幾天見朋友分享幾張照片,非常驚呀!
因為照片所在地非常眼熱又熟悉
只是不知道原來花海已盛開,不免盤算翻土前走一回(笑)
才邁入2021年
連幾波的寒流不只讓山頭雪白
就連秋冬本就會變色的植物、樹木,也被逼的更紅
尤以楓、槭、落羽松最為驚人
光復森林公園一方清幽之境,此時正美~
受到早晚溫差大的影響
山林林相的變化非常明顯
就像前二日爬了綠水文山步道,山頭紅橙黃綠一片繽紛
站在錐麓古道最驚心的路段
若不是心藏更強,恐軟腿也會恐高吧?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一條聞名中外的古道
懸崖峭壁俯瞰立霧溪、中橫蜿蜒如帶,那壯闊、驚險的畫面真是美絕!
接上篇走在斷崖峭壁之前
這裡繼續分享錐麓古道的下半段
首爬聞名中外的古道,沿路上來拿著相機、手機拍了不少照片
於是就分段寫開
這真的是走在先人之路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一條古道
多年來想走一回的念頭從沒動搖,甚至更加熱切
一個機緣,在友人相邀下,完成申請入山
終於走進聞名中外的錐麓古道,一償多年的心願~
很多時候是得靠機緣
錐麓古道除了得要先上網申請入山之外
在加上從沒走過,自己獨爬(家人不肯)有安全上的考量
在太魯閣高山峻嶺裡有處遺世獨立的小部落
沒有捷徑,只能靠著雙腳徒步直爬
同著好姐妹一同探索隱於山區裡的教堂
猶如世外桃源:大禮部落
有時候出發靠著的是說走就走的行動力
剛好,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姐妹,一拍即合
於是,就有了這趟終生難忘的爬山體驗
也因為這經歷,讓我們更愛登山健行(笑)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許多的步道、古道都具有特色
其中有一處是山友口耳相傳的天梯步道
近1800階扶搖直上的木棧道,挑戰腳力、腿力、心藏負荷力
得卡倫步道首爬的初體驗,很有成就感!
人的習慣及喜好會隨著年紀、時間、環境有所變動
近來迷上戶外活動,像是路跑、登山健行等
今年10月,見二位堂妹爬了大同大禮部落,大為驚艷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許多條步道、古道
多年來也一直很想多走幾處
11月中,安排了一天峽谷走讀日
從燕子口步道、九曲洞步道在到綠水步道,完成了一日輕健行~
峽谷走讀前已分享過燕子口步道以及九曲洞步道
延伸:2020年燕子口步道!峭壁、壺穴、印地安酋長岩、靳珩公園,用雙腳走讀重新認識峽谷之美
2020年九曲洞步道!如腸之迴,如河之曲,峽谷最精華路段,鬼斧神工、險峻地勢,迎著峽谷風,感受風速的力量
天氣好,溫度剛剛好,越走越欲罷不能
走進楓景就這麼簡單
花蓮中區有處四季皆美之生態廊道
賞螢、森林、自行車道、縱谷平原、花海,非常適合低碳旅遊
相信你一定有所聞:大農大富平地森林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最讓人博眼球的
還在於這裡的自行車道非常漂亮
也因著豐富的林相,四季美如畫
每年更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遊玩及拍攝
峽谷最精華路段之一
若沒有實際用雙腳走過,你確定真的到過太魯閣了嗎?
封閉6年後九曲洞在2019年重新開放
心心念念,終於來趟峽谷走讀日,連走路都是這麼的開心~
上篇分享過燕子口步道(
也曾在文內提到,峽谷最精華路段都不易停車
延伸:2020年燕子口步道!峭壁、壺穴、印地安酋長岩、靳珩公園,用雙腳走讀重新認識峽谷之美
為了能順利用雙腳走讀燕子口步道以及九曲洞步道
峽谷走讀日
深秋,天氣好,溫度剛剛好
踩著輕快歡愉的腳步,來到中橫趣散漫
用雙腳走讀,眼觀立霧溪、高山峭壁峽谷之美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有著世界極的景觀
生為花蓮人,從小到大也沒少來過布洛灣、天祥等地
不過皆以開車經過或定點遊玩為主
但,很多景點是不太方便停車的,尤像燕子口以及九曲洞
若是可以真想住在山區裡
六十石山,花蓮縣境內最知名的金針山園區
每年夏天,來自各地的旅人心心念念的山頭
趕在今年花季前的巡禮,花雖不多,景觀仍舊無敵、大氣~
上篇分享六十石山的部份區域後
因著時間充俗,又繼續漫遊廣大的山區內
沿路走走停停拍拍,嚴格來說大面積的花海是沒有
只有小部份零星的花海
趕在花季尾聲前衝上了六十石山
風景、視野仍舊秀麗、大氣
花海一樣有,但集中在一些小區域內
雖是如此,爬上山,視野遼濶、心曠神怡、精神愉快~
今年花蓮金針花季,因雨水不足,金針花遲些綻放
尤其是六十石山來的最慢
當赤柯山金針花園區已擠滿了賞花客時
這裡山區仍是綠油油,一直到9月中後,花海才達6、7成
紅欒心動
入秋後,台灣欒樹的變化極具吸睛
綠、黃、紅、褐,一場華麗繽紛的換裝秀直接在街頭上演著~
瑞穗溫泉路,每天上下班必經之路
也因為正是如何,這條路上的台灣欒樹
幾乎能在第一時間就發現它的變化,當然也因為它真的美
今年快閃吉安好幾回
理由也很簡單:只為九月季節限定的花田
雖說有些花田尚未開花,不過也沒失望
因為很幸運的遇見好幾處厚實的花海,美翻天!
今年吉安九月雪,早前就接續分享過二處
加上這篇,已經是第三波,寫到都覺得自己也太勤奮了吧?
花痴人必有痴花的動力,誰叫九月雪太過迷人(笑)